| 廣告聯系 | 簡體版 | 手機版 | 微信 | 微博 | 搜索:
歡迎您 游客 | 登錄 | 免費注冊 | 忘記了密碼 |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

首頁

溫哥華資訊

溫哥華地產

溫哥華教育

溫哥華財稅

新移民/招聘

黃頁/二手

旅游

特朗普: "整個情報社群 正爭先成為川普的應聲蟲"

QR Code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在美軍對伊朗核設施出手,促使以伊之間達成停火協議的過程中,具有關鍵地位的決定因素,也是外界爭論不斷的一件事,便是德黑蘭手中是否已經擁有核子武器。


美國總統川普(Donald Trump)在20日接受記者訪問時,表示自己已認定伊朗正在產制核武,形同推翻了美國情報社群在此前所作出、伊朗仍須數個月至1年時間才能產出核武的評估,且在川普發言後,美國國家情報總監(DNI)加巴德(Tulsi Gabbard)隨即改口附合川普說法,指稱伊朗“數周內”就能擁有核武; 對此,外媒認為川普正迫使美國情報部門成為政治應聲蟲,除了可能破壞其原本的功能性之外,還可能使美國重蹈當年小布什基於假情報,對伊拉克用兵的覆轍。

衛報(The Guardian)指出,在2003年美國入侵伊拉克前夕,媒體對於用來形容繞過體系正常管道、將特定情報提供給決策關鍵人物的“煙囪效應”(stovepiping)概念已是司空見慣。 當時美國執政的小布什(George W. Bush)政府認為伊拉克侯賽因(Saddam Hussein)政權正在研發大規模殺傷性武器,且有意以此為發動攻擊的理由,因此華府采信能夠支持其觀點的證據,並且忽略了持相反看法的情報。


報道表示,更為廣泛被媒體界采用,形容此種情況的詞匯是“斷章取義”(cherrypicking)。 原本情報的功能,是要用於評估難以預料事物發生的機率,因此無論是“煙囪效應”或是“斷章取義”,都嚴重地影響了判讀情報的行為,使其結果出現缺陷。




如今,相同的情形似乎正在川普(Donald Trump)政府內部重演,報道指出,包括川普以及國務卿盧比歐(Marco Rubio)、副總統范斯(JD Vance)、中情局(CIA)局長雷克裡夫(John Ratcliffe)以及防長赫格塞斯(Pete Hegseth)等人,看來都正在用一種近乎粗暴的手段推動著“煙囪效應”。


報道指出,在當時英國工黨布萊爾(Tony Blair)政府的支持之下,小布什政府將情報作為發動戰爭的公關手段,但如今川普卻正在將該手段擴及到幾乎所有領域之中。 目前國際間已經開始習慣川普喜怒無常,對於政治決策所產生的影響,但美方情報的可信度恐怕也開始隨著動搖,從而影響美國在國際之間的信譽。

因此,報道認為今日回顧伊拉克戰爭的發展時,人們往往會聚焦在美英情報機構,針對情資進行辯論的內部機制被終止,導致情報判別的嚴謹程度不若以往之上,但是當前華府所面臨的問題,卻並非僅僅少了能夠挑戰、質疑現有情報的機制,而是整個情報社群,都正在爭先成為川普的應聲蟲。
不錯的新聞,我要點贊     還沒人說話啊,我想來說幾句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猜您喜歡:
    您可能也喜歡:
    我來說兩句:
    評論:
    安全校驗碼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

    頁面生成: 0.0348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.0012 秒